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生物学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和进化规律等的学科,目的是阐明在人和自然环境影响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等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利于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出发,更科学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之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植物学也是“新农科”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课程,主要负责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生产尤其是植物生物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植物学》课程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研究中心的优势,针对农学、林学、植保、资环、园艺、林学、生技等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教授的32学时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特色鲜明,是一门经典的农校基础专业课程,也是“新农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新农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工具和技术手段,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学课程有力支撑我校双一流学科作物学和国家理科人才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可为农林专业的野生野外实习和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授课教师
2010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1年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植物学系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2011年12月入职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以南药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显微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植物分泌结构的发生及其与次生代谢物质形成的关系、南药道地性及高品质形成机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及其他科技项目5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等,在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3项,发表教改论文10篇。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省级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十佳教师、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奖励10项,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课程思政课程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药用植物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