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珠峰登山博物馆中
有一副其貌不扬的梯子
它高近6米,金属质地
曾被称作“中国梯”
被放置在
珠峰海拔8680米处33年之久
为什么要在珠峰上架梯子?
有什么用?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1934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滔滔湘江水长流,英烈故事永传扬。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湘江两岸各族干部群众正不断汲取长征精神滋养,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驶离坡道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一百年风雨兼程
一百年砥砺奋进
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前赴后继
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造就今日辉煌
讲述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今天听内蒙古工业大学讲述老校长杨植霖的故事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览馆里,存有一份珍贵资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的原始手稿。
手稿保存在一个牛皮纸文件夹中,封面的“本卷标题”一栏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稿”。文件夹里存有袁隆平等人在1965年至1981年间撰写的论文、提纲等文字资料十多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确山人。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在赵一曼当年所作《滨江述怀》诗中,尽显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80多年前,这位巾帼英雄在东北林海雪原中英勇抗击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进入新时代,闽西老区人民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李敷仁是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
上任伊始
李敷仁力主成立了延安大学新闻班
范长江任第一任班主任
李敷仁亲自授课
编写了《新闻工作浅说》《谈报刊的通俗化》《报纸与群众关系》《怎样做编辑》《怎样采访》等讲义讲稿
“红色小镇”古田镇位于闽西革命老区福建龙岩上杭县。
1929年,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如今,走在古田镇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当年的红色故事仍然传颂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也浸润在他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