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流行病学
学  校
授课教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讲师
讲师
累计学习人数17
课程简介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疾病及健康相关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病因、制定干预策略,服务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系统讲授疾病的三间分布、因果推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设计、疾病监测、慢性病预防控制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以人群为对象、以预防为核心的健康观。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调查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人群视角理解健康促进与疾病防制问题、分析疾病流行规律、提出干预措施的能力,为后续开展慢性病防控、现场流调、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决策奠定方法基础。课程还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公平、公共卫生伦理和社会责任,服务于“以预防为主”、“以健康为中心”的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工作。本课程充分挖掘公共卫生专业服务人民健康、守护生命安全的职业使命元素,融入“健康中国”“疾病防控”“基层服务”等国家战略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增强家国情怀、制度自信和职业荣誉感。
       《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工具课程,更是一门承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育人课程,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力过硬、心系人民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
教学说课
教学课件
标题 类型 操作
文档 预览
授课教师
副教授 | 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老龄健康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6部;贵州省省级金课《流行病学》课程负责人,主讲《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处理(含现场调查技术)》。
副教授 | 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健康贵州行动推荐委员会监测评估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环境与遗传流行病学。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近5年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获全国首届、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贵州省二等奖,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贵州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等。
教授 | 贵州医科大学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讲《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传染病疫情研判》等课程。主持完成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得第十届贵州省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讲《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传染病疫情研判》等课程。主持完成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得第十届贵州省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讲《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传染病疫情研判》等课程。主持完成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得第十届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曾获得贵州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兼任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医学流行病学分会委员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副教授 | 贵州医科大学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流行病学》等课程教学。发表北图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SCI4篇,参与国家级教材编写1本。
主任医师 | 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从事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及教学工作多年,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主研完成地厅级及以上课题3项、省科技厅社会公关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发表科学论文5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地厅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三等奖1项。
讲师 | 贵州医科大学
从事流行病学教学工作10余年,目前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教学论文2篇,SCI论文1篇。主持省级教研和科研课题5项,获第十届贵州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2项。
讲师 | 贵州医科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遗传流行病学、心血管代谢疾病流行病学。主持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类)项目1项(在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BMC Public Health等多个SCI杂志审稿人。受邀在国内多次心血管代谢疾病相关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