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我校药理学课程主要面向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等医药专业学生,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缺乏传承药物发现的创新精神、欠缺从药物应用角度及早培养优秀临床医生的定位,以及授课方法上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痛点问题,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教医协同、基础与临床共建,并有机融入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借助我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进行科教融合,并依托团队主编的国家级《药理学》案例版教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连线临床医生进行案例讨论的举措,通过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模式,推动本课程荣获国家一流课程、广东省一流课程和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完成药理学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团队分别荣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案例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具有鲜明的教学创新特色和显著育人成效,在同类院校起到了示范性推广作用。
授课教师
刘英华,广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基础研究所博士后。广东省高校第六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现任广州医科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药理学课程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Alzheimers Res Ther (中科院一区)、Acta Pharmacol Sin(中科院一区)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广东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炎症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药理学专委会常务委员等。
侯宁,药理学博士,广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中国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药理学》骨干教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编委;《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编委。2020年荣获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023年荣获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刘芸,女,博士,广州医科大学药理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委会、广东省药理学会炎症免疫专委会、药理教育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新靶点与代谢相关方面的研究。2008年-2013年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心血管药理学专家关永源教授。2013年进入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工作。2019-202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省市级课题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utri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专项)”2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指导学生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取得可喜成绩(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连续参加第14届和第15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并获二等奖。作为团队成员,获得2018年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以及2023年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个人获得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及“优秀兼职班主任”称号。
向玉珂,男,广州医科大学药理学讲师,中山大学药理学博士,广东省心血管药理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炎症免疫专委会委员。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4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肿瘤药理学,目前已在J EXP CLIN CANC RES(中科院一区)、CANCER SCI(中科院二区)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曾获得广东省药理学会第一届青年教师药理学教学能力大赛优胜奖(2022.04),广州医科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中级及以下组)(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