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的通知》(渝教工委〔2023〕4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被确定为第三批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5年来,学院建成“1+3+4+N”思政课课程体系,形成了思政课课程群,《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3门课程获评为重庆市一流课程,位居重庆市高职院校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4门思政必修课程均获评省级精品资源建设课程。获评学校“金课堂”29人次
【供稿/校团委 各二级学院】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组织近3000名大学生在二十大精神宣传、一起云支教、社区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实践、争做“四有”工商学子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管理学院21连锁经营管理1班叶书行同学参加南川区团区委、区青协等联合开展的“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承担行李搬运、安检协助、文明乘车等工作,帮助旅客顺利回家。会计与金融学院22级金融服务与管理4班陈益清同学在巫溪县红池坝镇榆树村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并为老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大思政”育人理念,探寻以青年“阅”、青年“辩”、青年“忆”、青年“画”、青年“讲”、青年“行”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夯实大学生理论基础、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大学生报国之行。青年“阅”、青年“辩”,“线上线下”相结合,夯实大学生理论基础。青年“阅”、青年“辩”以线上读原著悟原理,线下研讨辩论的教学形式开展,实现理论融会贯通。线上,青年大学生通过掌阅精选APP,进入“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活动专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电子书,深刻领
日前,笔者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智慧化等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依靠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赋能思政课,使教学场域“活”起来,教学内容“活”起来,教学课堂“活”起来。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场域“活”起来。打造VR+思政沉浸课堂,拓展教学场域,活化教学场景,加强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开发“血战剑门关”VR体验游戏,引入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红军长征之四渡赤水》等资源,搭建系统的红色思政课线上体验平台,运用“虚+实”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沉浸式的精准体验,将理论课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巧用学校“小”课堂,活用网络“微”课堂,破解劳动教育“单打独斗”,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新形式,构建“思政+劳育”协同育人新格局。善用社会“大”课堂,“思政+劳育”协同推进。邀请企业讲师、乡村致富能手、劳模代表、工匠大师等走进课堂,利用鲜活的元素育人;充分挖掘思政课实践基地特征,在红色基地建构“重走长征路”,通过徒步行动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建立乡村振兴示范村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技能、磨炼意志、启智润心;建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走进企业,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改变“以教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