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教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等十部门印发通知,公布了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共有50家单位入选。基地分为科学家精神、工业文化、美丽中国、生命健康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等7大类别,入选单位包含重庆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侯光炯纪念馆、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50家单位。通知要求,入选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机构、人员、经费等有力保障。要积极与大中小学对接,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以及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开发特色课程,不断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升育人效果。各地各校要与基地加强联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基地健康发展,着力打造服务“
【供稿/创新教育学院、统战部】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质课评选获奖结果,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坤埔指导、教师陶晗执教的作品《讲好铁路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荣获高校组一等奖。除该统战作品获奖外,我校还在市教委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家谈”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供稿/传媒与设计学院】近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乡村振兴大会”举办。我校传媒与设计学院选送的《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成功入选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近年来,我校组织师生团队利用专业优势,通过规划设计服务西南地区乡村建设项目39项。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乡村项目共计35项。团队以项目为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在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为乡村提供支持。师生走进田间大地,在实践中上好“大思政课”,形成了典型示范性,得到政府、社会、业界一致肯定。
【供稿/党委学工部】近期,我校在学生社区举办了“思政讲堂——寝室‘聚’会 走近学生身边”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以思想碰撞、经验分享、榜样示范、典型带动等方式,结合“雷锋精神我传承”“一份选择一份担当”“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等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明确个人人生目标和成长方向,让“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据悉,该系列活动已累计开展15期,吸引30余间寝室210余人参与。后续,学校将继续沿“1314”(一生一世)学生工作模式,以“爱”为主基调,不断丰富寝室“聚”会活动形式和内容,努力培养更多“四有”工商学子。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日,我校教师在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总工会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高职高专组比赛中获佳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文鲜荣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三等奖,孔坤杰荣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三等奖,雷江凤荣获《形势与政策》课程三等奖,杨媛媛荣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三等奖。近年来,学校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强化顶层设计,探究思政课改革与建设新路径,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多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培养“四有六要”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