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后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一论断第一次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中国的壮美画卷
在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徐徐铺展
今天五四青年节
让我们为青春喝彩
致敬青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团结是永恒的主题
统一战线,不仅搞革命需要
搞建设、搞改革也需要
重磅视频节目《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
今日上线第七集《未必为敌的敌人》
带你细品这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80”顶上、“90”登场,一支支青年队伍如同奔涌的浪潮,正汇入大国创新的海洋。
科研人的青春是什么样的?仰望浩瀚苍穹,他们渴望探索宇宙更深处的奥秘;踏上科研之路,他们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开拓奋进。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1916年春天,27岁的李大钊写下《青春》,用真切的情感鼓舞青少年发愤图强,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百余年后的今天,无数青年在各自领域挥洒汗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3位在北京市怀柔区奋斗的青年,倾听他们奋斗的故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厅内,有这样一本书,它的封皮有些褪色,参观者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但它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就是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
100年前,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改变。
100年后的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共产党员继承先辈的传统,昂首阔步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正在不断书写新的光辉篇章。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