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栽树栽树再栽树,绿化祖国不能忘”。百年来,在焦裕禄、“老坚决”潘从正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带领和示范下,故道沿线一代代人纯粹执着,战风沙,治盐碱,敢教日月换新天
相较于光鲜时尚的高铁列车,铁路货车总给人感觉没那么“拉风”。但如果把铁路比喻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一辆辆铁路货车就是流淌的“血液”。从1987年毕业,他就进入铁路货车这个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他立志要让货车跑得越来越快,装得越来越多,要让中国铁路货车走出国门。他,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祥。
移民的管理和融入,是各类移民安置区面临的共性难题。作为我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23年来安置了23万西海固移民。多年来,红寺堡区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抓手,让基层民主成为移民融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有一个字预示超越自我!有一个字散发洪荒之力!有一个字折射奥运精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1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个熠熠闪光的时空坐标——1927年10月—1930年2月,江西井冈山。在这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之光。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6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到这座宏伟建筑参观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巍巍宝塔,滔滔延河——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延安精神是怎样被培育形成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在新时代,延安精神又如何滋养共产党人的初心,让大家不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特别报道,为您讲述百年大党不朽的精神丰碑。
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到“十三五”末超过6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大幅提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可以预见,未来5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城镇化建设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