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兴业路76号、博文女校、上海北站、嘉兴站、南湖红船……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受法租界巡捕袭扰,转移到浙江嘉兴继续进行。一百年后,新华社记者循着当年一大代表的足迹,重走上海到嘉兴之路,如同翻开百年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地的蝶变密码跃然眼前。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71年前,毛泽东写下诗句,对喜获和平解放、重焕生机的新疆大地激情展望。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开启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篇章。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在福建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在漓江之上询问生态保护情况、在雪域高原叮嘱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看山看水看生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征程开启,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图景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6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到这座宏伟建筑参观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这是百年大党的时空坐标。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借着一盏油灯的微光,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之光。
“不好意思,又来了个电话。”每次见到盛弘,“忙”是她的常态,手机电话、微信的震动声总不时响起。作为一个有1.6万名境外人士、居民总数超过3.3万人的大型国际社区的“大管家”,盛弘说,她每天的第一句“早安”和最后一句“晚安”,都是微信里的居民们发给她的,“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真好”。
94岁的蒋印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也是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重要港口和公路基本沦陷,1938年修建的从昆明到仰光的滇缅公路,成为当时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国际通道。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令世界惊叹的历史伟业。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新部署,擘画新蓝图,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到202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互助性养老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广西、北京等多地试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目前正渐趋走向社区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