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自 2017年开始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探索“重根、求理、力行、有我”的通识教育新模式。《概念物理I》是首批入选的自然科学类课程。物理学的发展以实验或观测作为基础,其核心范畴、价值去向、研究范式极具代表性,天然具有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概念物理I》以“实事求是”铸造课程之魂,彻底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重新凝练课程核心要素,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抓手和核心要素,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探索出了一套极具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在“实事求是”这一核心价值的统领之下,《概念物理I》将课程内容凝练为两个科学问题:天体运行的规律是什么?如何造出完美的热机?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抽丝剥茧,始终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通过讲解重要的科学理论或观点的提出、推翻或更新的过程,润物细无声地向同学们传递出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塑造实事求是的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
授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近5年(自2017-2018学年起)主讲本科生课程20门次,共816学时。共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毕业论文15篇,本科生科研项目6项;出版全英文教材2部;主持教改项目和课程建设项目4项;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2017)、北京市师德先锋(2018)、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教师师德标兵(2019)、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2020)、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创新奖(2020)、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020)等教学奖励。本次申报课程《概念物理I》获评北京市优质课程(2020)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9)。
在课程思政研究方面,课程负责人被选为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向北京市委市政府报送《全面推进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资政报告,并获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批示。发表(含接受)教学研究类论文2篇;参与民盟北京市委重点调研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以申报课程为依托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