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基因工程技术是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核心技术支撑。本课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肩负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使命。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前沿科技知识,更能深刻理解生物安全与科技伦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程建设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基因工程领域“卡脖子”技术的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科技报国意识;结合我国基因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践行新工科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宗旨。
教学团队已建成理论、实践、创新专题与基因工程课程群四阶层MOOC 资源体系;自主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成多学科联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阶梯递进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个人素养—国家需求—全球共治”三个维度,衔接教学项目,建立“基因+”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项目导向、案例启发、任务驱动、专创融合、实践进阶,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拓展育人路径。注重智慧课程建设,在线上学习平台建成AI智慧共享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本课程荣获山东省一流课程、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和济宁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主讲教师带领团队分别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特等奖等多项省级奖项,具有鲜明的教学创新特色和显著育人成效,在同类院校起到了示范性推广作用。
授课教师
彭浩,女,中共党员,副教授,山东省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专家,济宁学院教学名师。
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基因工程》负责人,主持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山东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济宁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济宁学院智慧课程、济宁学院重点建设教学团队等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曾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特等奖等多项省级奖项,并多次获济宁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课程分析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等一等奖。主讲课程登录“学习强国”平台。指导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并圆满结项。
科研方向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研究、生物活性成分开发研究、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等教科研论文十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等专利9项,发明专利实现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