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英汉笔译》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必修课,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理念为指导,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课程聚焦“专业+思政”双目标。专业方面,通过系统训练,助力学生精通英汉笔译技能,灵活应对文学、商务、科技等各类文本,夯实“才”的基础。思政方面,融入大湾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文化交流责任感,筑牢“德”的根基,实现“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由理论与实践构成。理论系统梳理中西翻译理论脉络、流派及方法,搭建知识框架;实践依托丰富译例与练习,针对英汉语言差异,指导学生熟练运用直译、意译等方法,提升翻译实操能力。
课程呈现三大特色:内容紧扣大湾区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选取政策文件、岭南文化资料等特色文本;教学采用案例、项目驱动等多元方法,融合思政教育,培养综合素养;深度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翻译公司合作,构建“教学一实践—就业”一体化路径,助力学生无缝对接职场。
课程以“专业+思政双提升”为核心,通过“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产教协同”模式,为大湾区输送兼具语言功底、文化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翻译人才。
授课教师
周杨,广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英汉笔译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多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评“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称号;2020-2023年期间,先后获“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三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教研方面,负责校级一流课程(含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2024年主持省级教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英汉笔译’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主讲课堂《英汉笔译(翻译的定义与本质)》入选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堂。教学指导成效显著,学生在CATTI杯等大赛中屡获奖项。同时,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粤港澳大湾区翻译实践,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