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是面向信息工程系大二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大国“三农”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既精通网络安全技术,又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卫士”。课程以“守护数字时代的‘绿水青山’”为主题,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国家安全、社会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实战演练”与“思政洗礼”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攻击技术与防御策略、安全工具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课堂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网络攻击工具演示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课程特色:
1.实战演练:教师将演示DDoS攻击、IM强制聊天等网络攻击工具,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网络攻击的危害,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2.思政洗礼: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科技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3.多元互动: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建设得到了华南农业大学2023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kcsz2023040)的支持,并已形成一系列教学成果并在校内外进行推广。
授课教师
张凯,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讲师,长期致力于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他将“实战演练”与“思政洗礼”相结合,探索如何在《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等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主持华南农业大学2023年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第五章:探索网络安全与创新解决方案”(kcsz2023040),并形成了“守护数字时代的‘绿水青山’——网络攻击工具示范与演示”的示范性课程思政案例。曾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届IT农场游戏开发大赛三等奖、华南农业大学首届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在科研方面,主持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智库课题“基于通用大模型的广州市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及政策创新研究”(202408)等项目,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GD22TWCXGC08)“农民共同富裕的生态逻辑及其实现路径”。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揭榜领题赛优胜奖。在弹性云服务器、智能机器人、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发表EI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