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户外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
学  校
授课教师
教授
讲师
累计学习人数235
课程简介
       《户外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宗旨,在强调户外运动项目理论知识与技能并重培养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户外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与特色,深度挖掘“登山精神”“横渡精神”“长征精神”“电波精神”等系列伟大精神,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培育习惯、塑造人格”为育人目标。
       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运用户外运动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维、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团队协作、无惧困难的个人意志品质的同时,依托休闲体育专业特有的“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的合作精神、互助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成为满足我国新时代全民健康与体育强国战略需求下的,身心健康、有魄力、有活力、有担当、有品格的复合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
教学说课
教学课件
标题 类型 操作
文档 预览
授课教师
教授 | 北京体育大学
1993年—今,北京体育大学任教,体育学博士;
三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世界泳联游泳及公开水域游泳国际级裁判;
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优秀“百人计划”、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等;
主持或参与各级体育学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主译游泳运动教材、译著十余部,发表论文SCI全文收录5篇,核心期刊十余篇。
讲师 | 北京体育大学
2011年—今,北京体育大学任教,体育学博士;
国际雪橇联合会会员、国际级裁判、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橇比赛技术官员、中国运动健康委员会委员;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市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参编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
研究领域为体育史、休闲体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