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很抱歉,如果不启用JavaScript,该网站将无法正常运行。 请启用它以继续。
所在位置:首页-课程思政-课程详情
真题真做——甘肃会宁农产品包装设计
学  校 天津科技大学
授课教师
教授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累计学习人数 783
课程简介
       (一)面向对象
       《商品包装设计》面向视觉传达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3学分,48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较突出的综合性,既有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编排等艺术元素,又涉及到包装结构、材料、印刷工艺等技术元素,还需结合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商业元素,体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
       (二)教学目标
       (一)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能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
       2. 加深学生们对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爱国意识,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与升华。
       (二)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3. 知识目标:了解商品包装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并掌握商品包装设计的相关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等;熟悉并掌握常用包装的结构及其功能特点;了解与商品包装设计相关的材料属性和制作工艺。
       4.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并能准确捕捉包装设计行业发展动态;能从专业角度对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能灵活使用设计软件准确表达创作意图;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包装设计;能根据需求合理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
       5.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竟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三)主要内容
本课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并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第一模块:理论部分。通过商品包装设计基本知识介绍,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模块: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逐步起建立包装设计的思维模式;第三模块:方法实践。通过对商品包装设计常用方法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设计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第四模块:真题真做。将来源于包装设计大赛或企业委托的项目作为设计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行检验。与此同时,结合专业中的传统文化特色、行业发展、工匠精神、国家政策、创新创业等范畴,有效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四)课程特色
       1.教学新模式
基于“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目标,创建了“三环—六步—四阶”的教学新模式,破除课内与课外的屏障,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升级。
       2.教学新思路
构建了“艺工结合、产学融合、教研耦合”的“三合”教学新思路,改变了学生重“艺”轻“工”的现象,实现了艺术设计与包装工程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与此同时,大量实践内容的融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3.教学新手段
基于异步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建立了“学思辨用”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方法,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
教学说课
教学课件
标题 类型 操作
文档 预览
授课教师
教授 | 天津科技大学
纪向宏,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人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主讲专业:字体设计、商品包装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
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商品包装设计》负责人。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二等奖、2023东方创意之星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金奖、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天津市高校第七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荣获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以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指导教师。
现任天津市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好设计”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市设计学学会会员,天津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包装技术协会会员等。
研究领域为视觉传达设计、品牌与包装设计、服饰文化,主持包括全国哲学社科艺术规划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十三五”省部级规划教材一部,曾荣获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