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赴井冈山开展“红、绿、古、金”特色文化实践活动

为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充分彰显“红、绿、古、金”研究生教育文化特色,按照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要求。 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近日组织部分学管干部、党务干部、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党员及2023级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赴井冈山开展“红、绿、古、金”特色文化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深入了解井冈山的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古代传统文化和金色经济发展文化,增强研究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金融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列士陵园等红色革命圣地, 研究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金融博物馆,我们通过现场教学了解自井冈山起步的革命金融演变历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图片,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参观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伍若兰与红军女战士段子英的故事, 共同追忆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使学子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学院党委书记康云峰同志带领参加活动的师生党员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和庄严的誓词,全体党员共同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刻在骨子里的誓言字字铿锵,句句发自肺腑,表达了大家对党的无限忠诚、热爱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领略红色文化的同时,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生们还深入井冈山的绿色自然风光。井冈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这里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研究生们借助这次机会,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通过进行野外实习参观活动,亲身体验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考察经验。

井冈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有革命的红色、自然生态的绿色,更有历史的古色。 在茨坪毛泽东旧居,研究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旧址群,了解到更多关于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历史故事,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远大理想和宽阔胸襟,加深了全体成员对党史的认知,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井冈山精神。

在井冈山民俗博物馆,我们参观了井冈人家、民俗古韵、老街印象三个部分。讲解员生动讲解井冈山民居的庭院式民居风格, 井冈山人民的生产、寿诞、服饰、节庆、游艺、教育、婚嫁、建筑、丧葬、集贸等传统习俗,通过复原的老街,现场观看了井冈山传统的手工作坊, 如杂货店、茶叶店、豆腐店、酒坊、制陶坊、裁缝店、锡器行、织布坊、中药铺、染布坊、铁匠铺、榨油坊等,同学们领略了井冈山人民的聪明智慧, 感受了井冈山人民的古朴风情,增强了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井冈山地区的金色农业和手工艺,研究生们还参观了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当地的农业示范区和手工艺品制作品, 在这里了解了井冈山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艺品制作工艺,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神山村党支部书记,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 带领大家沿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走进神山村。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雨雪深入井冈山革命老区,来到茅坪镇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 给贫困乡村带来党和人民的关怀。七年的时间,旧貌换新颜,神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感受到共产党对老区贫困人民的脱贫决心,深刻领悟到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次“红、绿、古、金”文化实践活动为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生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收获。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 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红色革命文化和井冈山的绿色自然风光及历史文化。

总的来说,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的井冈山文化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有意义的旅程。这是一次对“红、绿、古、金”特色文化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也是一次对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有力提升。未来,党支部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情况, 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次井冈山之行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活动等待着学生们的参与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