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和班:医学精英教育标杆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贵医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

     (一)高进:打造“贵州高校第一班”

      以教育部“强基计划”与“双一流”建设政策推动优质生源选拔,提高医学生入口质量,确保“高进”。按照北京协和医学院“高进”的要求,贵医进一步拓宽学校招生信息的传递渠道,通过精准政策设计、多维宣传策略和结构化生源管理,吸引优秀学生,扩大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班(“协和班”)的影响力,确保提高招生质量。

      1. 单列计划与小班制

      采取“小班制”教学模式,确保个性化培养,每年面向全省招收 32 名优秀学子,独立划定录取分数线,学制五年。2019—2024的 6 年招生中,“协和班”在全省范围内,录取的 600 分以上理工类学生数量居首,录取学生的平均分和考分排位屡创新高,生源质量在贵州省内堪称翘楚,被誉为贵州“第一班”。

      2. 定向宣传与动员

      为提高生源质量,学校多措并举加强招生宣传:制定“协和班”专项招生方案,修订招生章程,申请在《高校招生专业目录》首页设专栏;单独制作宣传手册定向投放,并赴全省重点中学开展座谈答疑;同步更新网站咨询专栏、设立线下咨询点,并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优教:打造临床医学精英培养新范式

      按照北京协和医学院“优教”要求,结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依据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了“协和班”工作组,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评价、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修订或制定了系列改革文件、措施以及管理办法,完善符合现代医学教育规律的培养方案,做好培养过程质量监控,把好培养关和出口关。

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制定专项培养方案,推行启发式、案例式及PBL等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强化科研思维和临床技能训练,构建“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体系,并恢复联考制度夯实学生基础。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集体备课和多元化考核体系,建立贯穿全学程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全面评估学生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学生视野,组织学生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学及境外访学,依托协和优质资源开展课程共建与师资交流,合作建设虚拟教研室,推动教育国际化与资源协同共享,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严出:擦亮“协和”本色金字招牌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严把出口关”。“协和班”强化管理和监控,确保“严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抓好 “协和班”培养过程的质量管控,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管,实施严格的学籍管理规定,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好质量关和出口关;双方为“协和班”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为其今后成长成 才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