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202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项目“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开发”在我校开班
时间:2024-07-24 来源: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7月22日,我校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培训项目——“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项目在广州拉开帷幕。此次培训班为期7天,汇聚了来自全国中高职院校的16位职业教育骨干教师,齐聚我校,为了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充分发挥其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类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重要角色,积极统筹并协调区域内外的教育机构及行业合作,致力于推动优质培训资源的广泛共享与高效利用。

       先进制造技术学院院长戴护民在开班典礼上致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教师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作为项目负责人诠释《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聚焦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从顶层构建、开发流程、课程体系建设、标准评价等多个维度,剖析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掌握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及开发思路、步骤和方法,掌握新形态课程开发的规范、思路、流程、方法及技巧,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模块化课程和新形态课程实施能力,有助于骨干教师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精准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1 先进制造技术学院院长戴护民致辞

       戴护民首先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为题,为学员开展培训第一课,深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可以确保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满足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剖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和知识的实用性。与传统课程理念相比,职业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鼓励学员们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学课程模式。

图2 先进制造技术学院院长戴护民授课

       随后,电子与通信学院院长黎旺星以《模块化课程的内涵与开发路径》为题,为学员们分享了学院在模块化课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模块化课程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其开发路径包括明确目标与定位、规划课程框架、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与评估以及持续优化与更新等步骤,鼓励大家将学院专业特色巧妙融入数字化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图3 电子与通信学院院长黎旺星授课

       随着培训班的启动,一场关于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学习之旅已经启航。我们坚信在培训导师的倾囊授课之下,全体学员的努力认真,提高知识、能力、素质梳理和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根据课程定位,独立编写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发展贡献新力量。

图4 培训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