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贫人数全国第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见证了党中央精准扶贫好政策带给贵州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变化。
浩瀚宇宙,中国奔火勇士“天问一号”传来最新消息!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
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文化广场上,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大桥全长9.1公里 主桥长2.64公里
拱高109米 主跨436米
横跨南沙龙穴南水道
是广州南沙区规划的重要跨江通道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曾经,“地无三里平”的贵州,“路似羊肠绕,山如鸟道悬”。如今,伴随越织越密的高铁网、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发展长期卡在“路”上的贵州,变革时空观、重塑区位观、更新资源观,经济社会驶向发展“快车道”。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已发现279颗脉冲星,是同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2倍多;多次捕捉到极罕见的快速射电暴爆发;参与揭示的一种快速射电暴起源机制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中国创造”擦亮深邃“天眼”,探求着宇宙奥秘。
2月4日23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0次飞行。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曾叫“化屋基”,因群山阻隔、险流环绕而陷入贫困。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业,实现贫困人口清零。2月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毕节市黔西县,走进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一起走进化屋村,看看这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