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迅速唤起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建设,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一盘棋”的生动见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每年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热词都是风向标
是观察中国治国理政思路
和下一年政府工作重点与方向的重要窗口
我们梳理发现
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发展”出现140次
成为第一热词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面向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农民将呈现哪些新变化?
连续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全国两会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同代表委员共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从总书记的“两会团组时间”,我们观察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
对于党的信仰,从新四军时期起就一直烙印在尹峰的岁月中。她的二儿子伍东安说,近年来,上了年纪的尹峰经常忘事,但是每个月总是会反复问子女:“我的党费交了吗?”
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表……翻开今年的预算报告,数据增减之间,政策变动背后,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传递着政策调控动向,关系着“国”与“家”。
数据多、名词专、内容广……想要真正读懂读透这份预算报告,并非易事。这里有道涉及“加减乘除”的“算术题”,为“国家账本”标出了重点和亮点,让我们一起算一算。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定于3月7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2021年全国两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
生态治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三年之间,“高质量发展”的定语,从“我国经济”变成了“我国”。
细微的表述变化背后,是怎样深远的考量?
3月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详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