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的精神和事迹口耳相传,扎根西部、听党号召、为党奉献的精神蔚然成风。
人与水,何以共生?滔滔淮河,怀着这个千年之问的答案。
千百年来,淮河水害频发。治淮,从大禹开始,历朝历代做过努力,然而沿淮各地史志都留下了“千村人踪绝,万户断炊烟”的记录。
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基础工艺,新突破将孕育哪些新机遇?数字工厂、云上生态、智慧供应链,新模式将催生怎样新产业?
刚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等进行部署。未来五年,中国制造将迎来哪些新变迁?
2021年的春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时交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内蒙古、青海代表团审议,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即日起,由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新华网山西频道联合出品的系列专题片《绿色脊梁》正式发布。
专题片以山西的生态翘楚、生态瑰宝——山西省直九大国有林局为主角,通过音视画等多元方式,展现绿色山西,讲述动人故事,呈现林海深处不为人知的坚守、创新、改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35年聂耳在战争烽火中
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典曲调
聂耳作曲、田汉填词的这首歌
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慷慨激昂的旋律唱响了
挽救民族于危亡的时代最强音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7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指挥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改革蓝图,已化作大潮涌动、千帆竞发,云卷云舒、峰峦莽苍的壮美画卷。
3月18日,新华社播发通讯,全景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历程。文章提到的一些场景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以学为基,向史而新。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学好党史是每一位师生的必修课。走过八十余年办学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之中,擦亮新时代人大青年的精神底色。
“CP”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热词,其英文全称“Couple”含有情侣之意,在网络上衍伸为“组合、配对”。它冲破“次元壁”广泛流行于综艺节目甚至日常生活中。
很多年轻人不了解的是,在100年前,作为“共产党”英文缩写的“CP”就是当时的热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有志青年的志向就是加入“CP”。他们中有不少人在革命道路上牵手相爱,演绎出令百年之后的“Couple”们感动、向往的浪漫真情。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话语,启迪当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