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福建,在生态建设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连续多年的“中国最绿”省份如何而来?今天,我们用卫星告诉你,这个“全国第一”为何实至名归。
中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
从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获悉,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担任过一所学校的校长。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总书记和这所学校之间又有怎么样的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与您一起重温“习校长”的故事。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塔里木大学来接力
为您讲述
王震将军与塔里木大学的故事
在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历史文化保护,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梳理。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有一本特殊的账簿,上面记载了这样一笔:“十捌号主席毛澤東住,付还大洋1元4角8分”。
这几个毛笔写的字,讲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有关“清廉”的故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行庆祝大会、开展“七一勋章”评选颁授和全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举办文艺演出……23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有关情况。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记者就此采访专家进行了解读。
7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
7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7年砥砺奋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已全面顺利完成。“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和衷共济,同甘共苦,前赴后继与国同行
东北林业大学自创立之初就坚持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政治本色的决心
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
以刘达老院长为首的大批东林人
秉承“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誓言
为祖国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为林业事业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