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像老班长邱少云那样牺牲自己……”28年前,还是邱少云生前所在连战士的张洪峰三次写下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地域执行任务。就在那次任务中,他为保护群众和战友安全,毫不犹豫抓起不法分子投进人群的爆炸物,在抛出瞬间被炸掉左手和右眼,被评定为二级伤残。
“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烟尘中的一个个红色印记,讲述着“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答卷中的一次次艰难求索,凝结着“转折之志”的憧憬期待。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最危急关头如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又如何实现从挫折中奋起的“伟大转折”?《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特别报道,为您讲述百年大党不朽的精神丰碑
雁门关外,长城脚下。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一位黑红脸庞、肩扛铁锹的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上不停地栽树。
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植树,至今已经18年了。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205万株,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绿化将军”。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要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红色之城北京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
书写着中国人民英勇拼搏的光荣历史
一代代人奋斗的足迹
深深烙在1.6万平方公里的京华大地
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指引人们回望追寻
那段星火燎原的峥嵘岁月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人民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正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行。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强军征程一路向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是一支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队伍。这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武装。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
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
这首歌的“百万填词”
是一位军人
新青年第189期
军旅词作家
许诺
带你感受军队文艺的魅力
青春血泪,荡起天地英雄气。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重温他们的故事。英雄之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到云冈石窟考察,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心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