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令全世界惊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50多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始终鼓舞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忠诚报国、矢志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生动的比喻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雪域高原,换了人间。历史有力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今天的西藏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原儿女对西藏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围绕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今年以来,总书记走村串户,把党中央的牵挂送到乡亲们心里。话家常、问冷暖,传递的是浓浓真情,折射的是为民情怀。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宗教工作、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实地调研。
柔性生产线可零延时切换产线、实现多类产品“混产”,空气成像提词器在空中生成悬浮文字,智慧斑马线内置激光雷达制止行人闯红灯……正在重庆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众多“黑科技”让人目不暇接。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
塞罕坝,这颗位于河北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5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用汗水浇灌出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到民族地区调研,一次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总书记的坚实足迹和深深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