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锻造出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我国重大科研攻关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文物发掘、研究以及保护工作上合作成果不断,书写了文明交流的美好篇章。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讲话和文章中,他大量引用有关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的典故,就如何选才、敬才、求才、育才、用才等话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2年,花田乡着手恢复梯田基地,并通过实施“旱改水”“坡改梯”试点工程,引入“企业+高校+基地+农户”模式大规模种植有机稻。如今,8000亩梯田重焕生机,花田贡米的招牌越来越响亮,一场乡村振兴的“花田喜事”正在上演。
在这个“十一”假期,代表信念的中国红飘扬在祖国大地,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尤为浓烈。而在日常生活中,各学校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看—说—做—行”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内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度融合,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把爱国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这就是美丽的中国!这就是你热爱的中国!
农民歌会的动人乡音,汇入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雄浑交响;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好戏连台,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领跑国庆档,点燃爱国情怀;遵义、西柏坡等红色景区热度持续攀升,人们沿着红色版图感悟初心使命……2021年国庆长假,实现全面小康后的多彩节日图景,勾勒出一个精神上“强起来”的文化中国。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近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是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好日子唯有奋斗,别无他路。小康,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你和周围人可见可感的真实生活。央视新闻推出专栏:《我们的日子有奔头》,讲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小康故事。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张11年前的照片说起。
金秋时节,共和国迎来72岁华诞。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国庆黄金周期间,“流动中国”展现浓浓“民生活力”。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民生改善继续迈出实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