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历经6年多的筹办,北京冬奥会迎来百日冲刺。
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重大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中国西部,正在新起点上乘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书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你知道吗,这首耳熟能详的志愿军战歌,原来是新华社记者在一处墙报上“发现”并“催生”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像母亲
孕育出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
黄河宁 天下平
寄托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
如今 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
整治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完善治理体系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久久为功
梦想在这里起飞
大河奔流 黄河安澜
黄河将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吃得放不放心、有没有房子住、孩子能不能上好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养老有没有保障,等等。
要改善民生,就要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4日发布。
意见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中国外交的崭新时代。是谁在“两阿提案”通过后即兴起舞?中国代表团在联大的首次“亮相”发生了什么?《直播联合国》推出特别节目,揭秘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始末。
70年前,为了祖国永远安宁,英勇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70年后,世事如他们所希冀:一个伟大、繁荣、稳定、强盛的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孙景坤、柴云振、王占山、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气多钢少”的英雄们以命搏命,奋力击败了“钢多气少”的美帝国主义。从此,一个新生的共和国,在和平的天空下,开始茁壮成长。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日前均已出炉,如何看待当前发展?有哪些新情况、老问题?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
新华社24日播发重磅文章《十问中国经济》,面对十大社会关切、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作出回应。
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粮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局地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再次交上一份有底气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