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第四次在进博会这个平台上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习近平带领中共迈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新现代化建设纲要,迈上民族全面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重信守诺,全面履行入世承诺。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中国百年风雨历程, 很多关键历史时刻, 新华社记者都在现场。 在铅字和子弹共鸣的年代, 笔和相机就是他们的“武器”, 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影像,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 镌刻下鲜明的新华印记。 时至今日, 当我翻动那些沉睡已久的图文, 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文字与图片, 穿越岁月长河成为我们民族的记忆, 也成为后人职业的标杆与准星。 90年来, 一代代新华人前赴后继, 不畏艰险,不计得失, 没有间隙地记录了这个国家的大事小情,他们记录历史,历史也记住了他们。
《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登上地球之巅》
……
这些课文
你应该学过
但你不一定知道作者是谁
其实
它们的作者都有一个响亮的身份
新华社记者
初心不因来路遥迢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的真实写照。
“十四五”开局之年,伴随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部署渐次展开,海内外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出科技大奖。这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以后,举行的首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今年的大会,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值得大家去了解?
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在科技最前沿不断开拓,把科学作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这些一线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谱写着一曲曲爱国创新的时代交响,彰显出科学家精神的蓬勃力量。
71年前,为宣传报道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正义之战,新华社先后派出50多名记者、编辑赴朝,深入战斗前沿,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谱写的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