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被视为“不适宜人类生存”,是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这里也曾被誉为“中国减贫奇迹”,在中国反贫困答卷上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西海固,这片土地曾因苦瘠而知名;倔强的西海固人,更因同贫困不屈的抗争而令人瞩目。
他的棉袄,有两个扣子是不扣的,他的“止疼药”是钢笔、茶缸和鸡毛掸,《青春必修课》第10课,为你讲一个县委书记的榜样故事。
他,不顾个人得失,为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坚定选择自主灭活疫苗研制,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他,面对疫苗未知风险,自己服用疫苗后,又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尚在研发期的疫苗。他是“糖丸爷爷”,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经验,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一位网友在阅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在网上留言抒发感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央组织部随后召开会议,对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进行了部署。近日,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全党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11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以融合报道方式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谈及鲁迅,你会想起一个怎样的他?冷峻,坚硬,刻薄,爱怼人……其实,鲁迅一生留下100多张照片,藏着他温暖柔软可爱的另一面。一张拍摄于坟地的照片,为何让他颇为得意?一张“看不到”鲁迅的“合影”,定格他对独子海婴深沉的爱。又是和谁在一起,鲁迅笑得如此开怀?本期《国家相册》用罕见历史照片,为你呈现一个作为父亲、爱人和朋友的鲁迅。唯有嗅到他身上的浓浓烟火气,才能懂得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民族魂”。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2014年8月,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