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
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30万生灵惨遭杀戮
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
无数儿童死于非命
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的中国,
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战争的烟云虽已消散,但历史不容忘却。此时,让我们从总书记有关“和平”的讲话里,感悟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领悟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智慧。
抗日战争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
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京大屠杀
是其中惨痛的一页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4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受难史在1937年的冬天到达至暗时刻。
30万同胞的苦难经历早已刻进了国人的共同记忆。
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84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破,30万同胞惨死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84年后,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到来。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出2022年经济工作的鲜明基调。
每至岁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当年经济工作,把脉当前经济形势,定调来年发展大计,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世界读懂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20年前的一记落槌,意味着中国终于推开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20年来,中国如何履行承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又如何为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助力?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与您共同回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的风雨历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戳金句,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