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发布 热点发布
所在位置:
以红色家书赋能学生家国情怀培育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8-22
浏览人数:1629044

  红色家书记录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家国担当与赤子之心,为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以红色家书为载体,探索其在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富矿:红色家书是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有效载体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与家人亲友之间情感交流、思想传递的原始记录,其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成为培育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的精神富矿。​

 

  从历史维度看,红色家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无数革命志士以家书为媒,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紧密相连。字里行间既有对亲人的思念,更有对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这种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大义的精神特质,为新时代学生理解家国关系提供了历史范本,其中蕴含的革命先辈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能够帮助他们跨越历史时空,深刻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辩证关系。

 

  从精神维度看,红色家书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能够为新时代学生提供精神指引,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从情感维度看,红色家书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亲和力。与宏大的历史叙事相比,红色家书以私人化的视角、生活化的语言,将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情感表达,容易引发新时代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快节奏、碎片化的网络时代,红色家书中蕴含的真挚情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触动学生心灵,使家国情怀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理论逻辑:红色家书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契合​

 

  红色家书之所以能够赋能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源于二者在理论内涵、价值取向与育人目标上的内在契合。​

 

  从理论内涵看,红色家书蕴含辩证思维。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既重视家庭亲情,又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生动诠释了个人与国家的血肉联系。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核心,正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红色家书所蕴含的辩证思维,为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学生突破“个人中心”的思维局限,树立“国之大者”的全局观念。

 

  从价值取向看,红色家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在红色家书中均有生动体现。革命先辈在家书中强调“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力”“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关爱他人、团结互助”,以红色家书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价值共识,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从育人目标看,红色家书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与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一致。通过红色家书的熏陶,能够引导新时代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实现育人目标与红色资源价值的有机统一。

 

  实践路径:以红色家书赋能家国情怀培育的实现方式​

 

  充分发挥红色家书在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的赋能作用,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将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实现培育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深化理论研究,挖掘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系统梳理红色家书的历史脉络与文本内容,从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阐释红色家书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价值理念,形成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

 

  创新教育方式,增强红色家书的感染力。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将红色家书融入课堂教学,通过专题讲解、文本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红色家书线上教育平台,制作微视频、动漫、H5等融媒体产品,将红色家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构建长效机制,保障培育工作的持续性。建立红色家书教育协同机制,整合高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力量,形成培育合力。高校可将红色家书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与责任分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红色家书专题培训,提高其运用红色家书开展教育的能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红色家书教育的接受度与效果,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与方式。同时,将红色家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参与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践行家国情怀,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红色家书的时代价值,把握其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逻辑,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育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将红色家书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引导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该文章为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红色家风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编号:CSZ251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新时代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编号:20JDSZ3148〕研究成果〔有删减〕。供稿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国颖、四川文理学院张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