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聚焦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破解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不足的问题,自2019年起,联合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头部企业与科研机构,构建“教-研-服”一站式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平台共建与协同育人,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历经多年实践,形成了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范例。
主要做法:
(一)构建“四区八中心、七模块三层次”虚实融合实训体系,夯实技能根基
针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与数字技术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专业群深度联合中铁工程装备、上海三兴等企业,以打造“四区八中心”虚实结合实训环境为基础,按照“能实不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原则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演练公共区、技能专业区、职业体验区和技术研创区,通过项目演练强化专业技能专长。聚焦“自动化掘进、装配化施工、动态化监测、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依托国家级盾构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涵盖识图、施工测量、岩土工程、项目管理、城轨施工、高架桥施工、轨道线路与维护虚拟仿真及育人科普的“七模块”课程体系,践行“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层次”进阶路径。通过引入前沿设备与“四新技术”显著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二)建强“二院四中心、三磨七共”协同科创平台,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针对科研平台与服务效能契合度不高的问题,专业群联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中铁产教融合联盟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共建“二院四中心”(盾构产业学院、检测产业学院;轨道工程虚仿实训中心、盾构协同创新中心、工程试验与检测协同中心、BIM应用推广中心)。通过人员互聘、平台共享、科研合作及完善《科研组织与协同研究管理办法》等制度,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实施双主体融合,构建“岗位技能基础+岗位核心技术+岗位扩展提升+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历经“磨合作机制、磨双元育人、磨产学研创”的“三磨”过程,实践党建活动共开展、专业群共建设、课程标准共研制、师资团队共打造、协同中心共设立、高端认证共开发、创新创业共开展的“七共”模式,实现育人全链条协同。
(三)重构“三层六维、三队四维”立体化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支撑效能
针对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成效与产业发展支撑度不高的问题,专业群聚焦“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以构建“三层六维”立体化服务体系为框架,依托特色高水平建设项目,立足服务产业、职业、企业“三层”,精准瞄准岗位培训、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开发、技术服务、社会科普“六维”目标,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技服平台、创新团队建设等多渠道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教科研项目为纽带,按“结对子、双配置”原则组建校企混编的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科研创新“三支团队”,着力推动理论与实践、产业与教育、科研与教学、制度与文化“四个融合维度”,全方位提升团队综合服务能力。
创新特点:
(一)新模式:“教-研-服”一站式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职业能力重构理念,以数字化改革思维,以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平台、资源三个维度为建设核心,打造虚实互补、育训一体的专业群“教-研-服”校企合作新模式。一是融合专业群实体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教学空间;二是协同校内校外科研创新平台,三是融通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应用,发挥专业群的集群效应,有效破解三教改革的痛点和难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教-研-服”一站式校企合作新模式
(二)新体系:“三层六维、三位一体”产教融合体系
着力发挥专业群优势,立足服务产业、职业、企业“三层”,瞄准岗位培训、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标准、技术服务“六维”服务目标,教育、培训、服务一体化设计,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技服平台、创新团队建设等多渠道实施,创新了“三层六维、三位一体”服务新体系,打造城轨交通产业领域“产学研”一体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阵地,促进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层六维、三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
(三)新团队:“三队凝心、四维融合”校企良匠协作体
专业群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以优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支撑,以教研科研项目为纽带,建成了一支校企混编的“三队凝心、四维融合”校企良匠协作新团队。一是以领军人才为统领、以技能高手为中坚、以教学名师为重点、以教学新秀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科研创新”三支人才队伍,形成良匠协作共同体。二是凝聚“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劳模创新”三个工作室的科研力量,借力“理论与实践、产业与教育、科研与教学、机制与文化”四维融合的保障机制,推动各主体之间的持续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三队聚心、四维融合”良匠协作体
【成果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为中国中铁等企业培养一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700余人,就业率稳定在98%,专业对口率达88%,行业认可度、企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连年增长。“盾构维修现场工程师”项目获评黑龙江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训计划并推荐至教育部。学院获批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哈铁模式”。“推进盾构专业服务特色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7个案例入选全国高职高专校联会优秀案例。
(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强劲
校企合作承担“城轨专业群高水平实训基地实现路径探究”等省级规划课题28项。与中铁装备联合开展盾构机驱动箱半自动埋弧焊接工艺等横向课题研究8项,获专利等知识产权24项。为中铁装备、深圳盾达机电等企业提供盾构工法等社会服务323项,服务到款额800余万元,年均开展各类培训28.3万人次。获批国家级盾构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盾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隧道与地下工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智慧检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省级盾构仿真实训中心,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
城轨专业群成果证书
近三年城轨专业群社会服务质量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