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等工科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北京交通大学刘铎教学团队历经十余年持续深耕《离散数学》课程,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该课程于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已经开课至第16期,选课人次超14万。
《离散数学》课程组秉承“一直在路上”的理念,不断以“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激励团队。在新时代,课程组拥抱新技术、新发展和新理念,结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响应AI赋能教育浪潮,立足学院育人培养特色,不断探索新教育模式、建设新资源、开拓新天地。
探索新模式,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在建设了慕课资源后,课程组多年来持续进行了“智慧教室+翻转课堂+SPOC”的《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经验。“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基础内容和进行自测,而实体课堂转变为讨论、练习和答疑解惑的场所,从而实现学习过程的重构,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整体教学效果。课程组还鼓励学生尝试AI辅助学习模式,利用AI助教辅助自己进行个性化学习。
建设新资源,全媒体形式丰富学习选择
在不断丰富在线课程资源(目前共有231段授课视频,总时长2663分钟,有575道自测习题)同时,课程主讲人及课程建设负责人还编著和翻译出版了多种纸质教材及ICC数字教材,《离散数学及应用(第3版)》及配套学习参考书已被多所高校选为教材,并获评2023年“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教材类)。
《离散数学》课程组建设的课程思政案例于2024年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访问学习数量逾5500人次,力求推进教学设计从文本教学为主向以人本教学为主转变,实现不仅“教书”更加“育人”的教育目标,使得本课程在承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同时,还担负起学生价值塑造责任。
此外,课程组还撰写了120余篇科普文章,可作为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
拥抱新技术,数智赋能引领个性化学习
AI技术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新变革,《离散数学》课程组积极拥抱数智赋能,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学改革、管理优化并支持个性化学习,通过智能化手段重构教育生态。
《离散数学》课程将知识点、教学资源、习题以及思政元素深度关联,构建了“知识-问题-思政”三维图谱,为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提供支撑;此外还训练了课程的专门AI助教,可以向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学习路径规划等核心功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建议。
《离散数学》课程组成员包括校级教学名师和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团队成员曾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我最敬爱的老师”“北京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A组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十余项;多次进行直播宣传和专题报告,为新工科一流人才培养提供了育人新模式的示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刘铎教学团队将以从头越的勇气和魄力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实践,攻坚克难,破壁持炬,闯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开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照亮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之路。(供稿:北京交通大学 刘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