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数据库技术》课程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双技术”(国外数据库与国产数据库)人才培养模式,筑牢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根基。
锚定国家战略:从“技术教学”到“使命传承”的课程定位升级
作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定位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将“培养数据库转型时期人才”纳入核心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中,该课程作为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提供核心支撑。不同于传统数据库课程仅聚焦单一技术体系的局限,课程将“国外数据库通用技术”与“国产数据库应用能力”融合为“双技术”培养主线:通过54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既夯实学生对SQL语言等行业通用标准技术的掌握,又系统引入国产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数据迁移等核心技能,让学生既能“玩转”国外主流产品,更能“驾驭”国产创新成果。
创新培养模式:从“知识传授”到“能力锻造”的教学改革突破
为实现“双技术”能力的有效落地,课程构建了“螺旋式进阶+项目化实践”的培养体系,让技术学习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采用“通用技术为基、国产技术为翼”的设计逻辑:基础阶段通过“学生选课系统”等典型场景,强化MySQL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能力;进阶阶段则以“信创数据库应用”为专项,通过微课视频(73个,总时长462分钟)、仿真动画等数字化资源,手把手指导学生完成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数据查询等实操任务。这种“先通用后专项”的螺旋式认知路径,既降低了跨技术体系学习的门槛,又强化了学生的技术迁移能力。
实践环节中,课程以“真实场景驱动”为原则,开发了“乡村发展数据可视化系统”(已获软件著作权)。学生基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真实数据,运用SQL语言完成数据查询、分析,并通过Python实现可视化呈现——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数据库操作能力,更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据技术如何服务乡村振兴”,将“技术为民”的职业理念深植于心。此外,课程还联合多家企业,引入信创数据库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等机制,让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融入课程思政:从“技能习得”到“价值塑造”的育人闭环
“数据库技术的学习,不仅是掌握一门工具,更是肩负一份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责任。”这是《数据库技术》课程“第一堂课”必讲的核心理念。课程将思政元素与技术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起“国家战略—产业需求—个人成长”的价值传导链。
在理论教学中,课程通过多个案例,解析国产数据库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历程;在实践操作中,设置“数据安全法案例研讨”“生产数据库误删事故复盘”等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操守与安全意识;在项目设计中,以“广东农村家庭耐用品数据统计”等案例,让学生在编写查询语句、生成可视化图表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乡村发展的时代变迁。
这种“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国产数据库技术是参与“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正如学生反馈:“从前觉得数据库只是写代码、存数据,现在才明白,我们写出的每一行SQL语句,都可能关系到企业的数据安全,甚至国家的技术主权。”
赋能专业群建设:从“课程支撑”到“生态辐射”的成效彰显
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平台课,《数据库技术》课程为群内各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提供了“数据库应用能力”这一核心支撑。通过“双技术”培养,学生不仅能胜任网络系统集成、网站开发等岗位的数据库相关工作,更能承担国产数据库迁移、运维等任务,为我国的数字产业发展打造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成效已形成辐射效应:在学银在线、学堂在线等平台累计学习人数超2.5万人,被全国26所院校选用;开发的73个微课视频被广东开放大学27个市县教学点采纳;获2022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课程”认定,其“双技术”培养模式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创实训课程体系研究”成果。学生对课程评价高,认为课程丰富多样、与时俱进,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老师授课认真细致,讲解清晰易懂,富有激情。课堂互动多,能培养动手能力,知识量充足,课堂气氛佳,还能深度适应学生需求。
目前,课程培养的学生已逐步进入金融、政务、制造业等领域,参与了多个单位的项目。有企业反馈:“这些学生既能快速上手数据库的部署,又熟悉MySQL的迁移逻辑,极大缩短了我们的技术周期。”
从课堂里的SQL语句练习,到产业中的数据库迁移实战;从国产数据库的基础教学,到信创人才的批量输出——广东开放大学《数据库技术》课程以“双技术”培养为纽带,实现了“教学-人才-产业”的正向循环。未来,课程将持续深化与国产数据库企业的协同,推动“教学标准-技能认证-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培养更多“有技术、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IT人才。(供稿人: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王杰、郑东)
课程负责人介绍——
作为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建设骨干,李可副教授研究方向聚焦于计算机应用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受到认可。主持省级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项、教育部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指导广东省团委支持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1项,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搭建优质平台;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篇,科研与教学融合成效显著。先后参与编写《数据库应用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多部教材,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多次获奖,以“教学研用”协同发展的育人实践,为计算机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