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数字记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
学  校
授课教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理工程师
累计学习人数11122
课程简介
        数字记忆是数字时代文化记忆建构的新趋势,即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在网络世界中还原、再造和在线物质世界、心理世界中的文化记忆。数字记忆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方式存在,建立在历史、文化、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上,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本课程为国内外首创。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以数字智能技术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数字创意”,在网络世界中还原、再造和再现物质世界、心理世界中的遗产与记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数字文化中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软支撑”。课程以“传统文化-科研-教学-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意人才培养方式为思政建设模式。围绕“数字记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北京记忆数字平台,构建并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制培养模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索、校园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知识与创新创意、专业教育与人格培育连通融合,结合学科特色开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互补的“传统文化+科研+教学+实践”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设计
教学说课
教学课件
标题 类型 操作
文档 预览
授课教师
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一级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牵头建设“北京记忆”数字平台建设,任该项目首席专家。
2016年牵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的数字化保护”,课题组制作的古村落网站“记忆高迁”已上线,获2020中国数字人文年度优秀项目最佳创意奖,国家档案局2020年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16年牵头开设“数字记忆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担任主讲之一,202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6年以首席专家身份创办“数字记忆厚重人才”培养项目,至今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有20余篇论文被国际会议录用并参会讲演。
2018年-2020年连续主持承担中国人民大学“数字记忆”平台建设项目,“北京记忆”数字文创项目。2018年、2019年主持“广州记忆数字平台规划与建设”项目。
2019年领衔创办“数字人文荣誉学位”项目,担任《数字人文导论》课程主讲。
2019年领衔创办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20年领衔创办《数字人文研究》期刊。
副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
马林青,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
讲师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师资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博士论文主题为《面向知识的档案资源语义组织》。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资源语义组织、文档数据化、计算档案学等。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参与国际会议并作论文宣读6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特别委托项目1项以及多项企业咨询项目等。
助理工程师 |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领域:数字人文、数字记忆、知识图谱。“北京记忆”项目数据总监,参与“北京记忆”资源库系统、“我的北京记忆”互动网站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承担北京记忆项目数据运维工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软件著作权3项,受邀参加DCH2017、DH2018等数字人文领域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