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而深入揭示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
《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又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各种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诊断手段、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的实施,均大量依据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学生学习该课程后,需要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奠定知识基础;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树立学生热爱医学科学的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授课教师
李红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25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及校级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长期致力于苦荞蛋白及其活性肽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已毕业7人,4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4项国家级资助,3项省级资助。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生命科学大赛等赛事,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3项,校级一等奖1项。作为共同主编编写实验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本科教材1部,参编国家级本科教材9部。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
张礼林,讲师,硕士,从事一线生物化学教学9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殊荣1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相关培训项目。参与多项教改及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资助1项。参编实验教材1部。作为发明人(第六)授权发明专利1项。
莫晓川,讲师,硕士研究生,从教23年,长期负责医学各专业《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同时参与《基于疾病的基础教学》生化部分教学工作。2018年获得基础医学院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贵州医科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度优秀教师,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相关论文2篇,2024年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一等奖
王筑婷,讲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22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两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曾获得校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第二届贵州省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三等奖;“首届贵州省生命科学竞赛”获二等奖。带队参加第七届“金斯瑞杯”中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获一等奖及最佳风采奖。
邓艳,讲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工作7年,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从事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指导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1项省级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