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中医学》是高等医药院校(非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阐述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诊疗技术。课程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和中药与方剂基础。该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对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不同医疗体系对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诊疗原则,为今后的临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融入“大医精诚”等医德思想,培育珍视生命、仁爱奉献的职业精神与人文关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授课教师
临床医学博士,副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贵州省中医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5多年,常年承担《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教学,年授课学时在140学时以上,教改课题“《中医食疗学》线上教学视频资源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22年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讲课程《中医食疗学》获贵州医科大学第三届、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二等奖”,2023年12月课程教学案例“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求真务实—《中医食疗学》‘三位一体’教学案例”获贵州省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学案例。《中医食疗学》获贵州省级“金课”(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第四届贵州省名中医,首届贵医名医,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学》主编、《健康养生学》副主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SCI2篇,北大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贵州省医学会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
医学硕士,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研室各项教学任务,先后承担《中医学》《中医护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注重教学创新与课程建设。2024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建设的课程获评为贵州省省级“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