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液压与气压传动
国家示范
学  校
授课教师
教授
累计学习人数62
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面向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学科中机械类相关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知识教学40学时、实验实践教学8学时。
       课程于1980年首次在中国农业大学开设,并组建了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教研室。40多年以来,课程始终坚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书与育人相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主动求变,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10多年来,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农科与新工科融合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需求,坚持“课程建设、团队培育、学生培养”三位一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效统一于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课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融入“面向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知农爱农新型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交叉融合新工科与新农科人才培养。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
教学说课
教学课件
标题 类型 操作
文档 预览
授课教师
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负责人,宝钢优秀教师,中国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锋,机械与农业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讲本科生《液压与气压传动》《工程流体力学》和《虚拟仿真实验》三门课程,主讲研究生《液压控制系统分析》课程。
围绕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发表“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农业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案例教学应用”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车辆人机工程学》等教材及著作5部。参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的“涉农工程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5项,主持建设的《旱地机械化耕种作业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