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面向本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每学期学生人数达到220多人,包含48学时的理论课程和32学时的实验课程,合计5个学分。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从2010年开始经历了校级三类、二类、一类课程的建设与多次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6年《基于慕课的学校间课程共享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获教育部在线中心优秀项目奖,《数据结构与算法课堂教学和考试综合改革》在2016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结题验收中被评为优秀项目,2018年《数据结构与算法融合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参与的《借助东部优势资源对口支援西部的“清青”专业共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数据结构与算法》获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并被评为2023年度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优秀课程,2024年获青海省线下一流课程。
授课教师
刘晓静,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青海省“昆仑英才·教学名师”、青海省高校第二轮“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青海省第九批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大学教学名师。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获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及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优秀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医学图像处理和三维可视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奖励4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0余项。作为院教工党支部书记,2024年6月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4年9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