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遥感/Remote sensing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对地观测新技术,利用天上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地面上目标遥感信息后,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是我校河北省一流专业测绘工程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和上机16学时,后续有2周集中实训环节。课程内容包含遥感概念、光谱特征、数据存贮等基础知识,遥感图像校正、增强、分类和识别等操作理论,以及遥感技术在测绘制图、土地利用,植被监测、资源环境、大气监测、应急监测等方面的专题应用。
教学以团队教研成果“1+3PBL教学模式”为创新特色,对课程内容划分了“基础理论、上机操作和专题应用”三个模块,依次重构为问题/Problcm、过程/Process和项目/Projcct3类学习任务,分别应用了BOPPPS结构、五星教学法、KOSBAM学习环3种教学策略。课程建有线上平台、遥感公众号和实践创新比赛等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分阶梯提升学生遥感交叉学科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课程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获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国家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授课教师
汪金花,1974年生,矿业工程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博士生导师,测绘工程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技术应用、高光谱数据分析、井下自主定位技术及井下GIS避险分析等。任职期间获国家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讲课竞赛特等奖、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等。主持《遥感原理与应用》国家一流课程、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河北省遥感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等。在研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完成国家级、河北省级等科技项目15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出版教材与著作7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0余篇。
李孟倩,1986年生,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在地学方向应用、高光谱数据分析等。任职期间获国家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华北理工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华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参与《遥感原理与应用》国家一流课程、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河北省遥感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级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与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出版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
郭力娜,1980年生,土地利用管理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信息技术、遥感与GIS应用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参与《遥感原理与应用》国家一流课程、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河北省遥感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主持校级以上教改项目5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多项。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课题、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与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核算等课题多项。出版/参与出版专业著作4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